从欧冠英雄到铁板凳!皇马太子的伯纳乌之路快被阿隆索堵死了?

阿隆索执教皇马后,罗德里戈的处境逐渐变得艰难。虽然他曾被认为是皇马的未来之星,能够帮助球队赢得欧冠冠军,但阿隆索似乎始终没有给他足够的机会。为什么一度备受期待的“皇马太子”罗德里戈,在阿隆索的指挥下逐渐被边缘化呢?

阿隆索的战术安排是关键。自他上任以来,右路被设定为“弱侧边锋”,这个位置需要球员不仅要有进攻能力,还得承担更多的防守任务。小队长巴尔韦德是一位全能型球员,可以在前腰、右边锋、右后卫等多个位置上踢球,因此,阿隆索会在右路安排更多球员来分担他的防守压力。与此同时,阿隆索依旧坚持使用马斯坦托诺,尽管后者的水平远不及罗德里戈,至少他能为球队提供更多防守支援。

然而,在阿隆索眼中,罗德里戈被定义为一名纯粹的进攻球员,这使得他在防守任务中显得力不从心。这种定位让罗德里戈的进攻数据难以提升,而他糟糕的进球表现又加剧了阿隆索对他的质疑。因此,阿隆索选择将罗德里戈冷落在替补席上,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——少打比赛,无法保持状态,进而表现更差,结果依然得不到机会。

这种局面并非罗德里戈的单方面问题。出场机会的缺乏意味着他很难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,也难以融入阿隆索的战术体系。状态不佳,进而影响表现,这一切都让阿隆索更有理由不再给予他更多机会。而阿隆索自己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,罗德里戈的技术风格并不适应皇马的战术需求。

更何况,其他进攻球员的表现更为出色。姆巴佩无疑是皇马的进攻核心,维尼修斯的创造力也比罗德里戈强得多。即便是在右路,阿隆索似乎更倾向于使用马斯坦托诺,这让罗德里戈的竞争空间进一步缩小。这样一来,罗德里戈不仅在左路和中路与姆巴佩、维尼修斯竞争失败,在右路也难以找到机会,最终只能沦为替补。

此外,罗德里戈的技术特点似乎与皇马的整体战术体系不符。他擅长在左路内切,但皇马需要的是能够配合边路传中和中路渗透的球员,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左路内切者。在右路,罗德里戈无法进行内切,这使得他在阿隆索的体系中处于尴尬的位置。皇马的中场需要的是能够控场、具备跑动能力的球员,如贝林厄姆,而不是像罗德里戈这样需要在多位置中竞争的球员。

虽然罗德里戈的努力没有问题,但由于技术特点不符合皇马的需求,他的机会仍然寥寥。随着赛季的深入,马斯坦托诺因伤缺阵,罗德里戈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,仍取决于阿隆索如何安排战术和阵容。

至于是否该卖掉罗德里戈,这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。对于皇马的未来发展,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