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头部广告图片
  主页 > 体育热点

篮球架木板(背上书包上学去)

2022-12-08 浏览:


篮球架木板(背上书包上学去)

到了上学的年龄,我要上学啦!

六十年代末,陇南地区大南峪人民公社(镇)只有一所小学。学校建在半山坡上,坡下面是篮球场,有一条石板台阶路通向学校。学校的正对面就是公社(镇)的办公地,平房、四合院,中间只隔了一个篮球场。这是一个标准的篮球场,木头篮球架。当时的这个篮球场就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广场,小学校就建在旁边,想想是不是很有地位!

学校教室是一排土坯房(七十年代初,在镇政府后面的小山顶上新建了学校,四合院,砖瓦房,比原来的学校大了好几倍),有一间老师办公室,大概四间教室。虽然是土坯房,但绝对不是破破烂烂的那种,教室内外整洁卫生、明亮。木制课桌、凳子不算新,但都是完好的。黑板真的是木板的,斜放在木架上。好奇的人可能要问了:那个时候小学是五年制,四间教室怎么够?这个问题下篇我会再说。

篮球场是泥土地,木头篮球架,地面上有一些雨水流过造成的小水沟,但还算平整。每到下雨的时候,大人小孩都很自觉地沿着场边走,绝不会踏烂球场地面。

这个时候,我家已经搬到了学校附近租住了。房东姓万,祖上也算是村里的大户人家,有三间大瓦房,我家租了万家的另一间偏房。住家离学校很近,经常看到小学生背着书包,高高兴兴地去上学,很是羡慕,总是吵着要去上学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!

过完春节,父母给报了名,上学了!那个年代,都是冬季开学,对儿童上学的年龄要求不是很严,早的五岁就上学了,晚一点的七八岁,甚至有更大年龄才上学的。也几乎没什么费用。作业本都是自已准备的,用大张的纸在成32开后装订而成,所以作业本也是五花八门的。记得学校有两个老师,都是最基本的教学,没有音乐课,没有体育课,也不教拼音。其中一个张老师是下放来的,后来听说在七十年代末回城了,算算在那里也当了十来年老师,很是怀念!

上了一个学期后,我发现班里同学的年龄参差不齐,有的比我们大很多,原因是这些同学家离学校很远,要走十多里的山路,一般都是跑步来上学,年龄太小不行。另外就是中途辍学了又来上学的。学校在教室旁边垒了个土灶,支了一口大锅。中午下课了,这些学生也都不回家,我们的校长兼老师又兼总务,就会烧一大锅开水,不回去的学生就会拿出随身带的玉米面锅贴,一人打一搪瓷缸的开水,就算解决了午餐。有一个同学家庭条件好一点,家里会用蒜苔切成小丁,加辣椒面,用少量油、大量盐炒制好,装在一个小瓶里,每次吃饭的时候取出一点放在碗里,冲上开水,这就是一碗蒜香浓郁的汤了,那个香啊,,,好远就能闻到。我一直都奇怪,以后的很长时间里,怎么就再也闻不到那种香味了呢?还有那个玉米面的锅贴也好吃,现在也吃不出那个味道了。当然了,现在生活条件好,吃得好了,但根本的原因是:那个年代农村家家户户没有余粮,吃的都是当季的新玉米磨的面,好吃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小学三年级毕业,我们家就搬走了。上小学时的美好记忆留在了这里!


敬请关注下篇:小学同学有点牛!